通业科技刘涛去年领薪825万元,增幅3750%
通业科技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高管刘涛2023年领取的薪酬为82.5万元,较上一年度领取的薪酬增加22.50万元,增幅37.50%。
简历显示,刘涛,男,1979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工程师,2002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12月获得英国威尔士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5年5月,任公司工程师;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任公司制造部副经理;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任公司质量部经理;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任公司总经理助理;2008年2月至2021年9月,任公司副总经理;2015年9月至2019年1月,任公司财务总监;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任公司董事会秘书,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2019年4月至今,任公司董事。2021年9月至今,任公司总经理。
通业科技年报数据还显示,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21.4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6亿元,同比增长21.89%。截至2023年底,公司员工总数为398,当年员工人均薪酬为18.27万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领军企业看新质 刘涛:推动绿色科技,共筑可持续纺织未来

在时代的浪潮中,纺织产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重塑。2024年10月24日,全球知名企业圆桌会议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隆重召开。会上,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和企业家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探讨着全球纺织产业共赢共享的未来合作与发展,描绘了一幅幅关于全球纺织行业新质未来的宏伟蓝图。
《纺织服装周刊》特别推出“领军企业看新质”专栏 ,分享部分领军企业家引领企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创新模式,助力行业更加深入地了解全球纺织产业的最新动态。
在此次论坛上,赛得利集团副总裁刘涛 分享了企业发展亮点,并介绍了未来发展思路,为行业带来借鉴。
刘涛表示,赛得利集团隶属于新加坡金鹰集团,自2002年起在中国投资,22年来持续追加投入,累计投资已超过1300亿人民币。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集团的投资步伐并未放缓,反而加速布局,包括收购维达集团和在上海投资五星级酒店等项目。集团业务涵盖林浆纸、再生纤维素纤维(如赛得利莱赛尔纤维)、棕榈油和棕榈树种植产业链以及新能源四大板块,全球员工总数超过7万人,总资产超过380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企业之一,赛得利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科技、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刘涛强调,只有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赛得利采取了多方面的行动和举措。
首先,推动绿色产品结构的布局。赛得利深耕可持续材料的创新,充分考虑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和纤维的可降解性,坚持纤维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理念。早在2022年,赛得利就推出了三款零碳纤维,覆盖旗下多个品牌。在循环经济的创新方面,循环再生原料的比例已从20%提升至50%,并计划进一步向100%的目标迈进。
其次,倡导产业链协同共赢。赛得利长期致力于推动全产业链的协作共赢,将绿色基因注入上下游每一道环节。通过创造交流平台、组织产业链活动等方式,将上下游企业汇聚在一起,密切交流沟通。同时,联合优质的产业伙伴,建立了赛得利系列纤维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联盟,旨在全方位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持续创新。
第三,创新产品的应用,强化市场推广。赛得利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不断推出新的纤维产品,并积极布局贯穿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资源。携手行业伙伴攻克技术难题,创新应用品类,与众多品牌进行消费者沟通。同时,积极配合下游各环节伙伴共创共研,挖掘产品在各个阶段的价值点,并进行全方位立体营销。
最后,履行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刘涛表示,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的生命线。基于可持续理念及自身发展需求,赛得利发布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愿景,明确了未来6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承诺。展望未来,赛得利将继续着眼于为环境和利益相关方创造长期共同价值,从纤维源头推动气候和生态保护、闭环生产、创新和循环以及包容性成长等各方面的工作,携手产业链伙伴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有韧性和可持续性的新质未来。
(根据发言嘉宾在2024全球知名企业圆桌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相关问答
智能新体验专访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ZOL问答
智己汽车的联席CEO刘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能汽车未来将变得越来越智能,但同时也面临着安全和隐私等方面的挑战。他强调,智能汽车的安全性需要从硬件、软件和数...
《亲爱的客栈》好评如潮,当一枚住客体验如何?
看到很多人都夸这部综艺看着舒服,想知道住在那啥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