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加拿大科技大厂:硅谷人北漂要去哪里落脚?内附收入支出对比

要想北上“淘金”,可以到哪落脚?
——
文|Ruyi 编辑|Vicky Xiao
#系列介绍#
动荡的2020年,很多人和公司都在寻找新的国际交流平台,并把目光投向了美国的邻居——加拿大。加拿大科技产业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多AI大神都在加拿大?这也是硅星人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探寻加拿大科技产业发展现状,硅星人重磅开启《加拿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洞悉》系列,将多角度全方位剖析加拿大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挖掘更多关于加拿大科技投资环境的信息。
这是我们的第3篇文章,请持续关注!
上周,当第一场美国总统辩论落下帷幕,“怎样移居加拿大”就又冲上了美国热搜榜,美国网友们纷纷调侃要Go North,但这一趋势似乎也不仅只是说说而已。

图片来自The Guardian,版权属于原作者
另外,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新H-1B大幅度提高了申请者的薪资门槛,移民局更是放言约有1/3的新申请者会被拒签。
一时之间,北上前往加拿大成为了一个想要逃离政治闹剧、或者被迫放弃美国H-1B申请的人,一个热门的选择。
好消息是,加拿大机会还挺多的。伴随着近几年美国移民政策的收紧以及加拿大科技发展环境的优化,众多科技巨头都开始前往加拿大开设分部。据CompTI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加拿大科技行业的就业增长率已经超过美国,并预计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关键技术职业将在2018年至2026年期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那么,科技大厂们的加拿大分部都设在哪些城市,他们的主要业务是什么,跟硅谷相比福利待遇又是如何呢
| 加拿大科技热点城市
在上一篇系列文章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加拿大三大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高地,而科研力量的崛也很大地助推了加拿大科技产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科技公司的目光。
东南部多伦多、渥太华、蒙特利尔,中部埃德蒙顿,再加上在地处西海岸紧挨西雅图、气候宜人的温哥华,构成了加拿大五大科技热点中心。这其中,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是加拿大最受国际科技公司们亲睐的城市。

多伦多:科技公司加拿大总部聚集地
多伦多拥有超过4000多家公司,科技产业规模居加拿大所有城市之首,2013年-2018年底,多伦多的技术人才增长了54%,有超过23万的技术工作者,其突出的领域有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SaaS等。在科研环境、技术人才与政策支持的驱动下,多伦多也是加拿大拥有最多国际科技公司的城市,其代表性科技大厂包括:
1.谷歌

谷歌于2001年正式在多伦多开设加拿大总部,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谷歌在加拿大已经有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滑铁卢三大办事处,共拥有超过1500名员工,今年2月,谷歌宣布将大举扩张加拿大的业务版图,到2022年预计谷歌在加拿大的人员将扩大至5000名(小伙伴们简历可以准备起来了!)。
谷歌多伦多的分部专注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谷歌大脑”和向量学院将在机器学习领域开展合作研究,预计将在多伦多招募1000名AI技术人员。而距离多伦多一个小时车程的滑铁卢分部,将计划招募3000名员工,主要从事谷歌云服务和谷歌健康相关的业务。
2.Uber
2017年Uber在多伦多设立了自驾车研究的分部,是Uber在美国以外、唯一的自动驾驶研究中心所在地,该中心的研究项目主要由多伦多大学教授与机器学习专家Raquel Urtasun主导。2019年5月,Uber宣布在多伦多成立工程技术中心,预计将现有人员规模拓展至500名,其工作重点是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驾驶的应用以及金融科技工具的开发。
3. Salesforce
Salesforce是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商,目前在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和蒙特利尔都有办公室,共拥有1300多名员工,其中多伦多总部办公室有将近800名员工。2018年中旬Salesforce表示,未来五年将继续在加拿大投入20亿美元用于增加人员、办公地点和数据中心容量,以支持其在加拿大迅速增长的客户群。
4.微软
微软于2018年底宣布将在多伦多市中心设立新的加拿大总部,并新增5.7亿美元的用于增加本地员工、发展专注于人工智能(AI)的研究实验室等,该总部设Bay Street 81号,面积约13.2万平方英尺。目前微软在加拿大共拥有2000多名员工,新总部建成后将创造500个新的就业岗位和500个实习岗位。该总部原计划于今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目前因疫情有所延后。

图 微软多伦多新总部概念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5.英伟达
英伟达在2015年收购了加拿大游戏技术公司TransGaming之后,在多伦多开设了加拿大的分部。2018年6月,英伟达在多伦多增设了一个深度学习研究实验室,该团队由多伦多大学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专家Sanja Fidler领导,随着实验室的设立,未来加拿大分部AI和深度学习研究人员的数量将增至200人左右。
除了以上几家科技巨头外,英特尔、甲骨文、Linkedin、Pinterest、Airbnb等硅谷科技明星公司,以及LG、华为、滴滴等亚洲科技巨头也都在多伦多开设有分部,不难看出,近年来多伦多对国际科技公司的吸引力正在增强,加拿大对科技产业的大力扶持初见成效。
蒙特利尔:AI与游戏并举
蒙特利尔作为深度学习的全球研究高地,自然也是吸引了很多对涉足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巨头的落脚合作。除此之外,蒙特利尔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打造“多媒体城”,电子游戏行业也在蒙特利尔蓬勃发展,诞生了众多现象级游戏大作。那么,有哪些知名科技和游戏大厂呢?
1.谷歌
谷歌在蒙特利尔的有两部分业务,一是和MILA合作的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实验室,主要从事AI研究服务于谷歌大脑项目;二是专注于游戏业务发展的分部,去年10月,Google宣布在蒙特利尔开设云游戏平台Stadia开发工作室,预计将招募800名从事游戏设计相关人技术工作者。
2.Facebook
Facebook于2017年开始与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合作,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该实验室长期拥有20到30名研究员,既做基础研究,也为Facebook开发新的产品和功能,比如翻译、图像识别、对话智能体等。
3.育碧

法国著名游戏巨头育碧于1997年落户蒙特利尔,成立之初只有50名员工,在魁北克政府的大力补贴扶持下,如今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已经拥有超过3000名员工,出品了包括《细胞分裂》、《刺客信条》、《孤岛惊魂》等全球爆款游戏大作。
4.艺电(EA)
硅谷著名游戏巨头EA于2004年在蒙特利尔设立游戏工作室,目前拥有近1000名员工,该工作室曾出品《战地双雄》和《星球大战》等风靡全球的游戏,2017年EA又增加5亿美金投资用于扩大蒙特利尔工作室。
可以看到除了AI之外,蒙特利尔的游戏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育碧的示范效应下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Eidos、Gameloft、华纳兄弟、网易等业内企业纷纷在蒙特利尔设立开发工作室,从事游戏行业的小伙伴们可以重点关注起来!
温哥华:硅谷和西雅图的“后花园”
温哥华跟硅谷同处西海岸,离西雅图车程更是仅不到2小时,加之更为宜居的气候条件,在吸引科技公司落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近些年来,在美国工作签证日益收紧的情形下,温哥华更是成为了众多科技公司安置雇员的首选之地,这些分部的规模也在呈扩大态势。
1.亚马逊
2015年亚马逊首次在温哥华开设办公室,到2019年底亚马逊在温哥华已拥有超2000名员工。今年9月28日,亚马逊宣布计划在温哥华和多伦多科技中心创造3500个工作岗位,其中 3000个新工作将在温哥华,新增加的人员将支持亚马逊AWS、Alexa、广告、零售和运营技术。温哥华的办公地点也将扩大2倍,到2023年可容纳超万名员工,这也让外界猜测温哥华可能是亚马逊全球第二大总部的最终选择。
2.苹果
2019年7月,苹果宣布在温哥华市中心West Georgia开设新办公室,苹果的温哥华总部将超过6万尺,该大楼预计于2020年底竣工,届时预计将创造超千个就业岗位。

图 苹果温哥华总部所在建筑
3.微软
2014年微软在温哥华设立了微软加拿大卓越中心(Microsoft Canada Excellence Centre)“,经过几次拓展发展目前微软在加拿大的团队已经超过千人,目前微软在温哥华的分部规模仍在扩大,在Gastown的第二办公区也正在筹备中。
4.Facebook
2013年Facebook在温哥华开设了首个分支中心,主要用以安置等待美国签证的技术人员以及培训新毕业生,为公司发展储备人才。2018年,Facebook在温哥华市中心开设了第二间企业办公室,并放出少量本地职位。据硅星人了解,疫情期间Facebook已经在开始在温哥华广泛接触潜在的远程或本地技术工作者,相信下一步Facebook在加拿大的招聘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除了以上提及的大型科技巨头外,很多硅谷中小型科技公司近年来也都在温哥华组建和扩大其研发团队,其中包括上市公司Fortnite、Slack、Asana,初创独角兽Dailpad、Zenefits、Grammarly等等,在这些“北上”公司的带动下,温哥华科技生态也越发活跃。
| 美加对比:福利待遇与生活成本
在基本了解了加拿大有科技公司分布的情况之后,大家一定十分关心加拿大的工资水平和生活成本究竟如何?
首先,不得不说,对比起美国科技公司同样职位同样等级的offer,加拿大分部的待遇都有所打折,实际上,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也是众多科技公司纷纷北迁的因素之一。但是,当扣除各项成本之后,生活质量似乎也并不会降低很多,下面就来跟硅星人一起算算吧。
关于收入部分,根据CBRE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的软件工程师的平均税前收入分别为为8.2万、7.4万和8.4万加币(约为38-45万人民币),而根据Glassdoor上的最新数据,旧金山地区软件工程师的平均税前收入为11.5万美元(约为80万人民币)。从样本区间分布来看,旧金山的高收入区间样本也明显高于加拿大各大城市。

此外,硅星人也根据加拿大小伙伴们提供的数据和来自levels.fyi网站上美国的信息,简单整理了谷歌、亚马逊和微软第一年入职的薪资对比(注:下表货币单位均已换算为加币,个体数据或有出入,仅供参考)。

虽然收入水平比硅谷低了不少,但根据Liveelsewhere网站统计,美国的生活成本却要比加拿大高出14.5%。从个体城市对比来看,数据分析网站Numbeo显示,生活在旧金山的人需要大约11万加币来维持与多伦多和温哥华6.6万加币相同的生活水平,其中旧金山的租房成本比多伦多、温哥华高出120%以上,日用杂货价格高出了40%以上。同时,加拿大全民免费医疗和更平均高质的免费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健康和教育开支。
总体来看,虽然收入上打了折扣,但在加拿大从事技术工作,基本能保证收入水平在全国前20%之列,生活质量还是很不错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登陆以下网站详细对比各城市关于餐厅、市场、交通、教育等各项生活开支:
https://www.numbeo.com/cost-of-living/
最后,受篇幅的限制,硅星人也未能逐一列举科技公司们在加拿大的业务开展情况,小伙伴们如果有关于更多科技公司在加拿大的战略布局、人员招幕以及福利待遇等相关信息,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如果对加拿大AI产业发展感兴趣,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报道!
第一篇:综述篇 · 加拿大科技产业究竟有多牛?
第二篇:加拿大崛起:“抢来的”AI 天团与三大基地

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从科技到文化,从深度到段子,硅星人为你讲述关于硅谷的一切。
综述篇 · 加拿大科技产业究竟有多牛?

不少硅谷工程师和创业者正在“北漂”
——
文|Ruyi 编辑|Vicky Xiao
魔幻2020,当人们在美国经历着新冠疫情、政治割裂、大规模抗议、山火肆虐等重重考验时,隔壁加拿大小伙伴投来了关切而充满同情的目光:
当硅星人谈起新冠病例每天成千上万增长时,他说“我们也挺严重的,昨天又出现了十几例”……

(图 美国和加拿大每日确诊新冠病例曲线,数据来自Our World in Data)
当硅星人谈起特朗普签证限制,H1B续签问题以及大量华人F、B类签证时被取消时,连续三次没抽中H1B,去年年底刚去加拿大工作的小伙伴表示再过几个月就能拿到枫叶卡了……
当硅星人谈起最近山火肆虐,硅谷一度变成“火星”空气净化器纷纷脱销时,他却给我发来在碧水蓝天的湖畔坐船喂加拿大鹅的照片……

(上图来自网络,下图来自朋友实拍)
此情此景之下,硅星人还是自我安慰说,美帝科技公司多,工资高、福利好!加拿大小伙伴表示认同,不过也默默补充了一句,这边生活成本挺便宜不到硅谷一半,科技公司其实也不少,政府还爱发福利,经常莫名其妙收到的补贴。
这一聊,激发了硅星人对加拿大的好奇心。做了一番研究,还真发现隔壁在科技领域、特别在AI产业的发展上,真是跑得飞快,只是太低调,很多人还不知道!
雄厚的AI学术研究基底
在AI圈的小伙伴们一定知道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有三大先驱:Yoshua Bengio,Geoff Hinton和Yann LeCun,他们因开发深度学习人工智能领的工作在2018年共同获得了有“诺贝尔计算机奖”之称“图灵奖”,也被誉为“深度学习之父”。
这三位科学家是亲密的朋友和研究伙伴,而他们与加拿大都有很深的渊源,甚至被AI领域的人戏称为 “加拿大深度学习黑手党 ”。

图 深度学习三大先驱,图片来自于网络
Geoffrey Hinton被誉为“人工智能教父”,目前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谷歌大脑研究小组负责人;Yoshua Bengio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授,也是著名人工智能独角兽Element AI的创始人;Yann LeCun是Hinton在多伦多大学的博士后学生,现任Facebook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兼纽约大学教授。
在这些领军人物的带领下,近些年来,加拿大的AI产业低调而蓬勃地发展,各大研究院所成果不断,被业界公认为是当前世界人工智能研究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多伦多大学发起的专注于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的“向量学院”(Vector Institute),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研究、教育、孵化中心,由Geoffrey Hinton坐镇,志在要与硅谷竞争人工智能高地,培养更多富有实战经验的研究者,反哺现有的加拿大AI公司与初创公司。
加拿大西部的艾尔伯塔大学的人工智能研究由“强化学习之父“Richard Sutton领导,旗下有三个实验室:机器智能研究所(AMII)、强化学习和人工智能组(RLAI)、自控制仿生肢体研究院(BLNC),主攻强化学习、深度学习、统计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著名的AlphaGo团队成员很多都是Sutton的学生。
而Yoshua Bengio领导的蒙特利尔大学算法学习研究所(MILA)在深度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辨别型和生成型)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研究,并应用到视觉、语音和语言方面等领域,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AIR实验室、麻省理工的CSAIL实验室、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CMRA等齐名,位列全球顶尖学府AI实验室之列。

图 加拿大AI研究院所分布图示,图片来源网络
科技公司并不少
那么,是不是加拿大只是在AI科研上力量很强,但科技公司很少呢?其实并不是!
实际上,美国各大科技巨头几乎在加拿大都有布局,比如在东部蒙特利尔地区聚集着谷歌、Facebook、微软等,中东部多伦多-滑铁卢地区聚集着谷歌、Oracle、Uber、Salesforce等,西部温哥华-埃德蒙顿地区聚集着苹果、亚马逊、DeepMind等。
而加拿大政府目前也在几个科技聚集区着力打造新兴的超级人工智能中心,建立完善的资金、业务和人力生态链。2017年加拿大发布《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五年计划,是全球首个发布 AI 全国战略的国家,得到加拿大各大企业的鼎力支持。
2018年2月加拿大创新科学和经济发展部又宣布新增投资45亿用于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数字技术、蛋白产业与大洋产业五个创新集群专项,工业界也同期投入45亿配合建设,怎么说呢,就有一种举国同心打造AI强国的决心感。

部分科技公司在加拿大的分布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科技巨头,在本土科技公司方面,加拿大也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优质企业。
比如全球企业信息管理软件巨头OpenText总部位于滑铁卢,是加拿大最大软件公司之一,该公司成功部署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搜索引擎技术,2014年以来完成了13宗并购交易,总金额达48亿美元。
比如总部位于温哥华的量子计算商用公司D-Wave,是全球第一家量子计算机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商用量子计算机,Google、NASA等都是它的客户。同时它也提供量子云服务,并计划于2020年内推出下一代量子系统“Advantage”。

图 D-wave商用量子计算机
而在机器人制造领域,加拿大更是好公司扎堆。
有被认为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终结者的医疗机器人制造公司Titan Medical,有在全球热销的全自主扫地机器人制造公司Avidbots,也有专注于精密机械手臂研究与制造的Kinova公司,以及在前不久,刚跟波士顿机器狗一起合作完成仓库工作的自动驾驶物流机器人OTTO等等。

(gif)图 OTTO与波士顿动力狗一起进行仓库工作
据加拿大政府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加拿大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目前有超过43200家公司,其中超过39000家属于软件和计算机服务行业,共创造了超过66万个就业机会。
虽然总体看来,这一量级无法跟美国相提并论,但至少我们也知道了在加拿大科技行业,也是有很多好公司可以选择,无论是投资还是就业,都有很多机会在等你去Pick!
各种政策大抛橄榄枝
而当近年来美国开始不断收紧各种签证、移民、留学政策时,加拿大却一直在积极行动,试图从硅谷和其他高科技产业聚集地区吸引顶尖的国外人才。
不得不说,自从特朗普上台,美国对留学生、工签持有人和外国移民的政策真是太不友好了。今年4月开始延缓移民程序、一度暂停发放H-1B等举措更是让大家的安全感直线下跌。对于中国背景的人员和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最新消息又爆出大量中国申请人的F签证和B签证被直接取消。
反观同样作为移民大国的加拿大,态度却截然不同,甚至正“趁虚而入”瞅准机会准备“大挖墙脚”。
为了吸引高科技人才和企业,加拿大移民局和联邦创新部一起推出了一项《全球技能战略》(global skills strategy),让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在两个星期就获批加拿大工作签证,同时还特许在加拿大短期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和访问学者免于申请工作签证。
要知道,近些年等待抽取H1B已经是多少人的噩梦,而获得永久居留权至少需要3-5年,有些甚至要等待数十年,但加拿大却表示能在12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使所有软件工程师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权。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及发展扶持方面,加拿大除了拥有著名的投资孵化机构Element AI,以及有“城市硅谷”之称的科技MaRS科技创新中心等科技投资孵化机构与平台外,加拿大政府层面还会为中小企业提供众支持与政策兜底,比如在疫情期间政府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资助,把员工薪酬支出补贴从原定的10%增加到75%,并为企业获得无息贷款提供担保等。
实际上,出于成本和政治环境稳定的考虑,过去也一直存在着科技从业人员和企业从硅谷流向加拿大的趋势,而随着最近美国反移民情绪高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针对亚裔的种族主义抬头,感觉未来这一趋势会进一步加速。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前不久也公开表示称,“如果您不想去美国,请来找我们,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写在后面的话
2020年无疑是个转折之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国际交往被按下了暂停键。在疫情得不到控制、签证政策多变、各种抗议活动不断的大环境之下,很多在美国工作生活的华人、和美国有着业务交流的企业也迎来了不安与焦虑交织的抉择期。
那么,除了继续留美和回国,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
有的——加拿大。
从社会环境来看,加拿大拥有与美国几乎一样的生活、工作环境,而其相对稳定的政治生态、高福利的社会政策以及多民族融合的移民文化,又比当前的美国多了一份安稳与包容;
从签证移民政策来看,加拿大作为移民大国,一向对高科技人才与企业持以开放态度,当美国目前正在进行科技封锁时,加拿大的国家战略却是挖掘更多国际科技人才与资源;
从科技发展基础来看,加拿大的科技产业发展基础雄厚,特别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走在国际前列,硅谷众多大型科技企业在加拿大都有布局,本土科技企业近年来也在高校、政府、企业的联动之下雨后春笋般涌现。
综上,为了进一步探寻加拿大科技产业发展现状,硅星人重磅开启《加拿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洞悉》系列,将从:
加拿大AI产业发展基础及领军院校国际科技巨头在加拿大布局加拿大本土科技企业盘点加拿大科技孵化环境加拿大科技政策与投资环境……等角度,全方位剖析加拿大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挖掘更多关于加拿大科技投资环境的信息。
这是我们的第一篇文章,《加拿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洞悉》系列将持续更新,也希望通过此系列,搭建起中-美-加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与持续关注!

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从科技到文化,从深度到段子,硅星人为你讲述关于硅谷的一切。
相关问答
加拿大科技如此发达,为什么没发现有像华为科技含量高的公司呢?
首先一个公司的体量大小,并不就意为着含有多大多高的科技含量,中国的银行,烟草公司,茅台酒公司等体量很大吧,有多少含量的高科技?首先要搞清楚科技研发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