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人陷文玩骗局 涉案金额51亿元 绵阳警方破获一起新型特大网络传销案
程维星 寇盈 绵阳观察 付江
“消费返利”“投资理财”“低投入、高回报”……这些听着让人心动不已的词语,往往是让人防不胜防的陷阱。9月24日,川观新闻记者从绵阳市游仙区公安分局获悉,日前,该局成功侦破一起利用互联网搭建虚假珠宝、文玩交易平台从事网络传销犯罪的特大案件。
网上参与“文玩竞拍”
据悉,该案涉及全国29个省(市),参与人员12万余人,涉案总金额高达51亿元。截至目前,游仙公安彻底打掉实施传销犯罪的网络平台2个,捣毁犯罪窝点12个,抓获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嫌疑人员112名,冻结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扣押涉案电子产品50余件(套)。
警方查获的涉案工具
百余人被骗 幕后黑手浮出水面
2023年12月初,游仙公安接到百余名群众报案称:自己在网上被骗。
办案民警了解到,自2023年5月以来,多名受害人在“某某珠宝”交易平台上参与“文玩竞拍”(一种新型传销,通过“拉人头”的方式在网上参与,同一“文玩”每次竞拍涨价4%,自己获利1.5%,推荐人获利0.5%,平台收取0.8%的技术费,各层级分摊剩余1.2%利润),后因部分会员订单无法出手销售、平台关停其登录权限等原因,受害人投资的“文玩”“珠宝”再无人接手,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报警。
接到报案后,游仙公安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分析研判、核实调查,以张某等人注册开办的“某珠宝交易平台”为切入点,通过对交易平台20余个登录网址、域名以及通讯信息的深入分析和研判,发现福建省福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该交易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并成功锁定平台开发和技术运维人员。
至此,网络传销组织的神秘面纱也逐步被揭开。
抽丝剥茧 “金字塔”式的网络传销犯罪团伙
随着案件的深入侦办,专案组民警充分利用大数据作战模式,通过对该传销组织重点人员和资金流数据的分析,成功锁定了李某某、罗某某、王某某等出资人员及高层组织管理人员。
民警发现该团伙通过网络搭建平台,采取“互助+拆分+抢拍+分布式+点对点”的模式,大肆吸纳参与者,通过鼓励参与者发展下线、购买文玩,再反复买卖,赚取非法收益,并设置会员、店长、出局店长、团队长4个层级的“金字塔”式等级机构。
针对案件情况复杂、涉及人员众多、资金链条庞大等困难,专案组民警对资金交易、账户信息等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研判,成功梳理出了传销组织的组织架构、人员构成、地域分布等情况,最终锁定一大批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犯罪活动相关嫌疑人。
精准打击 全链条摧毁撕破网络传销“马甲”
在精准掌握该传销组织团伙架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关键证据的基础上,今年3月初,专案组在绵阳市公安局的指导下分批次实施收网行动。
绵阳警方集中警力奔赴29个省(市),在多地多警种的通力协作下,成功抓获了李某某、罗某某、尹某某等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犯罪活动主要犯罪嫌疑人65名,冻结相关涉案资金,扣押电子产品,勘验提取会员数据12万余条。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图片均由绵阳市游仙区公安分局提供)
最高检:1-9月检察机关共起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4627人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4627人。检察办案发现,近年来,随着依法惩治传销犯罪力度不断加大,一些犯罪分子为躲避监管打击,将传销由线下转移至线上。相较于传统传销,网络传销不受时空限制,传播更灵活、活动更隐蔽、资金转移更方便,更易给群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需综合施策、深化治理。
一、编造各种“骗局”引诱群众参加。 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便捷性,编造花样众多、真假难辨的“致富骗局”,引诱群众参与其中。有的直接将传统传销活动“搬到”网上。如刘某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刘某某等人注册成立生物科技公司,开设专门网站,组织团队线上线下推广“兴中天互助平台”,以“投资返利”“拉人返利”的形式发展会员,5个月内吸收会员59级、42万余人,涉及全国31个省份和港澳台地区等。有的蹭虚拟货币、区块链、金融创新、慈善互助等新的概念和社会热点开展网络传销。如盛某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盛某某等人虚构谷歌公司“谷歌币”区块链项目,通过网络媒体公开宣传炒作,对外发布认筹购买“谷歌币”,以ETH(以太币)作为结算币种,共发展会员6万余人,非法获利2000余万元。一些地方还出现了诸如“抢购转售”“网络拍卖”“传播国学”等网络传销新名目,需高度警惕。
二、打着官方旗号骗取群众信任。 为打消群众疑虑,更好推销所谓“项目”,吸引更多人参加,有的不法分子甚至直接打着“国家项目”“政府支持”等旗号,谎称项目有“国家”“政府”“央企”等背景,并以此开展网络传销活动。如汪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汪某假冒国家乡村振兴局副主任身份,伙同他人以其实际控制的“掌心集团”的名义,宣称与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在多地召开项目发布会、邀请影视明星站台等方式,推广“销销乐”网络平台。截至2023年7月,该平台共吸引会员9万余人,形成多达245层的传销网络。
三、扩充传销层级规避责任追究。 为尽可能多地骗取群众钱款并规避法律责任,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便利扩充传销层级,试图以此让自己隐身幕后,并让资金来源和流向难以追踪。如章某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章某某等人开发“拼拼有礼”APP,以“拼团购物”为噱头,宣称拼团失败的会员可获得返现,吸引群众加入会员并在该APP平台充值下单拼团,并制定不同等级的晋升条件和奖励制度,4个月内即吸引379万余人注册会员,形成多达178个层级的传销网络。
面对花样翻新的“致富秘籍”“投资捷径”等网络宣传,检察机关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不信“大饼”、不贪“小利”,自觉抵制看似唾手可得的“高额回报”诱惑,避免误入网络传销“陷阱”。
相关问答
梦想基金是真的吗?九月以后每月十万元吗-找法网
九月以后每月十万元吗损害赔偿梦想基金是真的吗?九月以后每月十万元吗梦想基金是真的吗?九月以后每月十万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