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吾科技有限公司 立足浦东,这家总部企业能级持续提升,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用户投稿 28 0

立足浦东,这家总部企业能级持续提升,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立足浦东20余年,德汇集团以产业为基础、以金融为手段、以科技为支撑,形成“以产业实现科技价值、以金融助推产业发展”的平台业务体系。在日前举行的浦东第八届总部经济十大经典样本发布活动中,德汇集团荣获十大经典样本企业称号。

久吾科技有限公司 立足浦东,这家总部企业能级持续提升,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助力科学家科研成果产业化

在整个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以实现其市场价值,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德汇的科技创新,就是解决科学家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久吾科技有限公司 立足浦东,这家总部企业能级持续提升,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高性能膜材料是支撑环境污染治理、节能减排、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之一。1997年,徐南平院士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攻克陶瓷膜制备技术,并成立了江苏久吾高科技公司。2009年,德汇集团入主久吾高科,注入管理和资本。经过多年耕耘,久吾高科目前已获得膜材料和膜分离技术等相关70项发明专利、119项实用新型专利,成为国内陶瓷膜市场份额第一、全球前三的行业龙头企业。“产业资本和科学家技术结合,形成合力,带领企业整体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德汇集团副总裁李荣昌说。

久吾科技有限公司 立足浦东,这家总部企业能级持续提升,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在德汇集团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陶瓷行业是我国典型的传统产业代表之一,由于生产过程离散、生产模式差异大、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等原因,一直难以实现机器人集成应用。德汇集团控股的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工业机器人领域板块,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打磨”“喷涂”和“柔性生产线集成”进行研发,解决了陶瓷卫浴行业在多品种、小批量制造模式下所需的实时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相关智能装备技术成果已在福建、山东、广东、河南、河北等省区200家陶瓷企业推广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新增就业近1000人次,带动间接经济效益近百亿。

目前,集团以“科技、产业、金融”互为融合,致力于与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创建德汇科技创新平台,在材料科技、光电科技、智能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硕果累累。

集团控股9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1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及产品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累计获授权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8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300余项;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

服务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全球首套造纸工业废水“零”排放成套工艺设备、全球首个万吨级工业尾气生物发酵碳中和技术、国内首个大尺寸紫外级氟化钙晶体制备技术、国内首个万吨级盐湖吸附耦合膜法原卤提锂工艺及成套装备、国内首创新一代扫描引擎X3、国内首个陶瓷卫浴智能化工厂……在代表“硬核科技、国产替代、国内首套”的技术领域,德汇集团成员企业取得了多项具有标志性的科技成果。

久吾科技有限公司 立足浦东,这家总部企业能级持续提升,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集团搭建起的科创平台展翅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进程中,以“材料科技、光电科技、智能科技”的产业方向和“硬核科技、国产替代、国内首套”的攻坚领域为两翼,构建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产品研发体系和生产经营体系。

德汇集团和成员企业不断攻克关键技术壁垒,加快国产化进程和产业发展,强化硬核科技突破优势。成员企业德硅光电的技术创始团队历经20年的技术攻关,在大口径氟化物晶体长晶技术领域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成员企业凯鑫森研发的光学膜实现生产技术突破和量产供应,率先打破国外垄断,为面板产能向国内转移、国产替代的强烈需求作出贡献。战略投资布局的首钢朗泽,采用最为先进的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工业尾废气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双碳”大背景下,为有效处理炼钢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提供解决方案。

久吾科技有限公司 立足浦东,这家总部企业能级持续提升,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

“德汇集团将借助浦东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东风,继续聚焦前沿科技,发挥空间功能、孵化功能、技术功能、投资功能、商业功能和生态功能,成为上海具有影响力的民营科技创新企业总部,继续助力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李荣昌说。

2022-12-10 12:57

来源:浦东发布

探寻绿色工厂的发展密码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工厂是绿色制造的核心基础单元,是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2024年,我国新培育国家层面绿色工厂1382家、绿色工业园区1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6家。什么是绿色工厂?各地如何建设绿色工厂?

江苏:加强体系建设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江苏新增绿色工厂94家、绿色工业园区18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4家。目前,江苏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443家、绿色工业园区5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0家,数量居全国前列。

走进位于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的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厂房屋顶上发电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如同一个超大容量的“充电宝”,源源不断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整个厂区从厂房设计、照明系统、节水系统,到陶瓷膜智能制造生产线,再到污水处理站、窑炉尾气处理系统、焊接烟尘收集处置装置,全部采用绿色化生产方式,光伏发电量占工厂建筑总能耗的53.33%,综合能耗下降了17.9%。”久吾高科董事长党建兵说,企业通过提升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检测手段,提升了资源回收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减少了能源消耗,生产线能耗降低15%,质量提升了13%。绿色生产方式不仅在厂区内应用,企业还积极把绿色生产工艺应用到产品创新上。“我们采用深度预处理系统+膜集成浓缩处理系统+高效蒸发结晶等水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实现制浆尾水的再利用和零排放工程,技术成果在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等废水资源化中得到推广应用,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党建兵说。

久吾高科是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的缩影之一。在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名单中,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也同样入选。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制造业企业的园区,浦口经济开发区如何做到“含新”“吐绿”?“在发展过程中,园区和企业从生产、技术、管理等各个维度都在全方位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打造绿色制造体系,让经济发展的‘含绿量’节节高升。”浦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石荣锦告诉记者,园区通过资源重复利用,实现绿色循环发展;通过节能降碳减排,让绿电释放动能。

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是江苏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具体举措。近年来,江苏大力推动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等绿色化升级改造,实施百项重点节能降碳计划。近期,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旨在推动江苏在2035年之前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让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在江苏竞相涌现。(经济日报记者 薛海燕 蒋 波)

山东:完善动态管理

在位于山东滨州邹平市的魏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绿色智能化纺纱车间,从清花、梳棉到细纱、包装全流程自动化运作,偌大的车间内屈指可数的技术人员骑着电动车在巡视。“我们在整个生产线上安装了15万个传感器,对所有的数据进行采集,再进行智能分析,结果反馈给系统,可自动调节生产,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魏桥纺织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处处长张海忠介绍。

从扩大绿色产品供给,到推广绿色工艺、打造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如今在山东,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加速向“绿”升级。2024年,山东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73家,绿色工业园区3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6家。新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86家,绿色工业园区1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家,绿色制造单位载体进一步扩充。

据了解,国家级绿色工厂创建活动是由工信部自2017年以来组织开展的全国性评选活动,是针对符合“绿色发展”企业给出的权威认定,旨在完善全国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助力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4年,全国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

“目前,山东省级以上绿色工厂的产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化工、钢铁、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超过40%,山东制造业绿色发展底色进一步擦亮。”山东省工信厅绿色发展推进处处长窦志强告诉记者,2024年以来,山东致力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制定印发《山东省绿色制造单位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国家、省、市三级梯次培育制度。

2025年,山东将继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研究提出支持绿色制造单位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2025年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绿色工业园区15个,形成绿色制造点线面培育、市省国家梯度晋升的格局。“获评绿色工厂,并非意味着一劳永逸。”窦志强告诉记者,山东不断加强绿色制造动态管理,省级绿色制造单位以3年为一个周期,期满后按要求进行复核,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名单并及时公布复核结果,符合条件的延长3年。去年以来,山东共审核国家级绿色工厂322家、绿色工业园区26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0家;省级绿色工厂233家、绿色工业园区19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9家。(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广东:探索协同模式

珠海高栏港海风轻拂,金湾格力智能工厂的银灰色建筑群与蓝天碧海相映生辉。总装分厂内,机械臂精准抓取部件,无人搬运车沿着既定路线穿梭;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字展示着这座工厂的“绿色脉动”:今日光伏发电56000千瓦时,光伏用电44800千瓦时,储能充电6000千瓦时,放电4800千瓦时;碳减排38.9吨……

“格力建设绿色工厂是从设计、生产到管理的全链条创新。”金湾格力智能工厂负责人陈政华指着厂区屋顶的太阳能板介绍,这座总投资150亿元的工厂,从建设之初便融入绿色基因:光伏发电覆盖整个园区,储能系统实现“削峰填谷”,局域能源互联网(G-IEMS)将每一千瓦时电的轨迹精确追踪。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印发的《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显示,绿色工厂指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企业,是绿色制造核心实施单元。广东省的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截至今年2月,广东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90家、绿色工业园区1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04家。随着《广东省新形势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落地,到2025年,广东省计划培育超55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并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标签互认体系。

“绿色工厂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的协同推进。”广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广东省绿色工厂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为纲领,广东构建了“培育库—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梯度培育机制。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专家组对58家企业开展上门诊断,对标绿色工厂创建标准共提出310条创建意见建议——从设备能效提升到废水循环利用,每个细节都关乎“绿色分数”。《广东省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明确,企业绿色化改造最高可获得千万元补贴。

“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只是‘绿色长征’的第一步。”广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规定,绿色工厂每3年需接受复核,未通过者将被“摘牌”。2024年,广东某陶瓷企业就因未完成清洁能源替代率指标被暂停称号,这一案例被写入全省绿色制造培训教材。 (经济日报记者 喻 剑)

相关问答

安徽久吾天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安徽久吾天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9月01日,注册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KB4-4地块C-1研发楼501室,法定代表人为李申。经营范围包括环境生物技术研究...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科生(我是冶金专业的)待遇怎么样?工作时间长不长,要经常加班么?

校办企业公司很正规,待遇靠你自己谈,一般刚毕业本科无经验的是3千左右,有经验的5千以上的也有,一天8小时,双休,基本没加班,国家规定的福利都有,祝你工作...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